镇江0511之家

标题: 热!气温升高并不能显著抑制新冠,但这空气污染物浓度却与它相关!|新科普 [打印本页]

作者: ×祈祷×    时间: 2020-8-7 07:17
标题: 热!气温升高并不能显著抑制新冠,但这空气污染物浓度却与它相关!|新科普
[attach]30134[/attach]

正值暑期,热浪滚滚,高温连连。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也复杂多变、扑朔迷离。公众曾对 " 今年夏天新冠消失 " 存在普遍期待,但科学研究与现实状况都给予否定的答案。
大气科学、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等专家 6 日 " 跨界 " 科普:如何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全球疫情防控双重压力下,科学应对今夏高温热浪冲击?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教授阚海东、王伟炳等研究证实,天气转暖并不能够显著抑制新冠病毒传播,相反二氧化氮(NO2)等空气污染物浓度却与之构成一定程度的 " 正相关 " 关系。
[attach]30135[/attach]

【热浪风险正增加,空气污染为新冠传播 " 帮凶 "】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升高约 1 ℃。而过去的 5 年,则是 1850 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热的 5 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大气环流的特征变得更有利于热浪发生,从而使得热浪强度增大,持续时间变长,发生的频率也会增多。
在 " 气候变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夏季热浪科学应对 " 科普座谈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系主任及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表示,最近数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风险。
科学家们发现,夏季多发的闪电可以产生二氧化氮,雷电的强电流能使呈现游离状态的空气成分氮气(N2)、氧气(O2)结合。而除自然来源外,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汽车尾气等,工业生产过程也可产生。估测表明,全世界人为污染每年排出的这类氮氧化物超过 5000 万吨。
复旦公卫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作为空气传播病毒的 " 帮凶 ",确与新冠病死率呈正相关。比如颗粒物污染或可增加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数据显示,PM2.5 与 PM10 的浓度每增加 10 毫克 / 立方米,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分别增加 0.24% 和 0.26%。
气候变化研究发现,若人类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在高排放场景下,到 2100 年,全球高热事件导致的死亡率将达每十万人口 74 人,这个数字量级上与几个主要传染病的死亡率总和相当。
[attach]30136[/attach]

【易感人群很多,防暑防病口罩和空调缺一不可】
" 夏季热浪加持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更大,需要特别关注两者叠加风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表示,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进入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的常态化防控期,公众在遵守降低新冠肺炎传播风险的规定同时,还需注意在炎热夏天尤其是热浪期间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和降温设施的问题。
由于口罩使用在高热环境下有可能提高中暑风险,因此在户外通风良好并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情况下,尤其在户外运动时可以不佩戴口罩;在人员密度较大的区域特别是室内公共场所或安全社交距离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则仍需佩戴口罩。公众在夏天选用口罩时,可以考虑一些较为舒适的医用口罩。
阚海东团队研究认为,对于热浪天气,中国北方居民比南方居民更为敏感,同时女性比男性更不耐受。因此,热浪期间,公众应科学使用空调来避暑降温。然而,另一方面,空调的过度使用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更容易感染疾病。
专家建议,民众在当下特殊时期更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调,使用分体式空调的用户需做好空调自身的消毒,并注意勤开窗通风换气。而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应当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做好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attach]30137[/attach]

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系 / 大气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在崇明生态研究院(东滩)观测用的集装箱
专家还特别提醒,65 岁以上老年人是新冠肺炎和热浪的共同易感人群,具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包括患有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患者)、如建筑和环卫人员等露天作业者、医护工作者和社会服务保障人员、孕妇、新冠肺炎患者和康复人群、在新冠肺炎患病过程中造成肾器官损伤者等,也都是易感人群,尤需做好防护和补充水分。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笪曦
内文图片来源:复旦大学




欢迎光临 镇江0511之家 (http://www.0511.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