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0511之家

标题: 说广东话的虹口,说宁波话的虹口 [打印本页]

作者: 夸张的大左    时间: 2020-11-11 06:34
标题: 说广东话的虹口,说宁波话的虹口
[attach]37140[/attach]

[attach]37141[/attach]

早年居住在虹口的居民很有特点:主要由广东籍人(多居住在虹口区的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浙江宁波籍人(多居住在提篮桥地区)、江苏籍人(多居住在新港路及四平路)为主。
[attach]37142[/attach]

多伦路
1876 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就记载:" 美(租界)只沿江数里,皆船厂、货栈、轮舟码头、洋商住宅,粤东、宁波人在此计工度日者甚众。"1890 年上海工部局北区(多为今虹口境内)人口统计显示,此地江苏籍 12644 人,约占 22%,浙江籍 18056 人,约占 32%,广东籍 12654 人,约占 22%。
进入 20 世纪初,上海日渐繁华,大批广东籍人士纷纷坐火车前来上海,安置在了附近的四川北路沿线的武昌路、天潼路、吴淞路、塘沽路等一带,至 1925 年,虹口境内的广东籍人增至 28835 人。
[attach]37143[/attach]

随着虹口区域内广东人越来越多,广东人开设的商店、企业也逐渐增多。除了四川北路上的新亚大酒店外,武昌路上的 " 元兴园 "" 同华春 " 都曾是当时上海颇有名气的粤菜馆," 新雅 " 茶楼原开在四川北路,后来因为生意兴旺迁到南京路。群众影剧场原名 " 广舞台 ",是当年上海的粤剧演出中心。另一演出中心则在新广路上的粤东广和戏院,后毁于淞沪战火。永安影剧院、奥迪安大戏院也为粤商所建。
1918 年 9 月 5 日,华侨、广东籍人士郭乐在上海南京路创办了中国近代最大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为解决公司 1000 余名员工(主要是广东人)居住问题,郭氏集团在四川北路开始兴建永安里。永安里前后分三期建造,建筑面积约为 2.1 万平方米。1925 年,永安里靠四川北路一侧房屋竣工,永安公司员工陆续入住。当年弄堂里进进出出的人见面打招呼都用广东话。
永安里走出了一位中国著名的舞蹈家、广东籍人士陈安莲。21 世纪初,我曾陪陈安莲重回她当年生活过的永安里。当时,居民们纷纷走出家,用广东话和她聊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就是广东的一个社区。
说起虹口的宁波人,大家都知道叶澄衷。1899 年,叶澄衷 60 大寿之际,拿出自己在虹口提篮桥地区一块 24 亩的土地,并出资 10 万两白银,兴建了一所学校——澄衷蒙学堂。
虹镇老街曾经在上海十分有名,这里曾经居住着数万名苏北籍人士。他们大都从事搬运、手工、纺织、运输、冶金等工作,说的都是老家苏北话,如果你初次来到这里,会以为来到了苏北的某个地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有个特点:讲义气。遇事都会相互帮助,邻居间若遇到外人欺负,左邻右舍便会出手相助。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随着上海开始加快对老城区进行改造,人口大量迁移,原先虹口相对具有特色的人口居住分布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来自五湖四海新上海人的加入,使上海这座开放型的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
栏目主编:沈轶伦 本文作者:龙钢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内文图:蒋迪雯 摄




欢迎光临 镇江0511之家 (http://www.0511.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