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镇江0511之家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31|回复: 0

王庆其:“抗疫”为中医正名,它是“人学”而不是玄学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244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21-2-7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们坚持科学防控,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救治上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医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认为其很玄,甚至 " 神乎其神 "。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认为,中医学从来不是玄学,而是有着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在其背后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深邃要义。如果说西方医学用逻辑思维与实证方法开启了认识生命的一扇门,那么中医学用传统中华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世界打开了认识生命的另一扇门。以下是他在上海龙华医院的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 90% 以上。中医药因其发挥的独特作用,再次引发了世界的关注。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如果说西方医学用逻辑思维与实证方法开启了认识生命的一扇门,那么中医学用传统中华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世界打开了认识生命的另一扇门。今天的演讲,我就带大家入 " 门 " 一探究竟。
中医学从来不是玄学,而是有着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
要了解中医学,就必须知晓中国传统哲学,两者息息相通,有着内在关联。中国传统文化在 " 天人合一 " 思想指导下认为,认识 " 人 " 必须联系 " 天 "," 天 " 的本体是 " 人 "。传统文化中的 " 天 ",以 " 人 " 为基础和起点。人体是一个 " 小宇宙 ",宇宙是一个 " 大人体 "," 天 " 就是大写的 " 人 "。中国的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探索生命的奥秘,实质上都是围绕着 " 天—人 " 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 天人之学 " 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中国人的生命科学,又称为 " 人学 "。中医学有哲学的基因,强调 " 天人合一 ",人是 " 天—地—人 " 关系的总和。中医学从 " 天地人三才一体 " 思想出发,从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把握生命活动规律。" 天人合一 " 思想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并作为临床疾病防治实践的指导思想。
《黄帝内经》说:"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从哲学角度说明了人类生命是天地演化的产物。天为生命提供了阳光、空气及适宜的气象,地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水、土壤、食物及其他有利的地理环境,于是生命便在天地阴阳交互作用下而形成,在阴阳和谐状态下孕育生息。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离不开大自然,也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古代医家告诉我们,人类的产生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人类生命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来自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和合而生成,而并非被什么力量凭空塑造出来。这一观点彻底摆脱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生命观。
事实上,古代哲学家、医学家在探讨万物生成和宇宙本原问题的时候,也提出了人的起源问题。《庄子》云:" 通天下一气耳。""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天下都是一种 " 气 ",人的存在就是气的集聚,气聚就是生,气散就是死。所以,中国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认为生命就是由 " 气 " 生成的。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王充说:" 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产生了万物。人也完全是一个自然的产物。《黄帝内经》说:"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阴阳两精相结合的产物,即精成而后神生,形神俱备乃成为人。中医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根本。"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明确指出人体各种器官,如脑髓、骨、脉、筋、肉、皮肤、毛发等均是由父母精气相结合后化育而成。这与西方医学对人类个体生命起源的解读,有不少相同之处。
有人认为,中医学很玄。其实不然。中医学从来不是玄学,而是有着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中医学认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中医学在 " 天人合一 " 思想指导下,构建了 " 天地人三才一体 " 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医学关注的核心,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以研究其心身状态,结合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诊治疾病等医学实践活动,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所以它要求医生必须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天地 " 指自然," 人事 " 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均可涉及心身活动。
健康的本质体现了 " 中和 " 思想
在中医学理论建构中有一个基本理念,即 " 中和 " 思想,它贯穿于中医学全部理论体系及诊疗疾病的始终。" 中 " 指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和 " 是指行为尺度的适中和事物多元素状态的统一协调。" 中和 " 的本意是指保持和恢复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使阴阳、营卫、气血、津液、脏腑等系统功能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且贯穿于理、法、方、药的全过程。
" 中和 " 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可以追溯到很早时期,有学者认为," 整部《周易》始终都贯穿了‘崇中尚和’的思想 "。《礼记 · 中庸》:"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直接提出 " 中和 " 便是天地之道," 致中和 " 则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各育形命。从儒家的 " 致中和 "" 礼之用,和为贵 " 等,到今天 " 和谐社会 " 理念的提出,几千年来," 和 " 思想渗透到中华文明的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
" 中和 " 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也依然有其价值。比如,什么是健康?回溯上世纪中期,人们普遍认为 "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至 1977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 "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令人惊奇的是,早在两千余年前,《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健康的标准是 " 血气和 "" 志意和 "" 寒温和 "。" 血气和 " 是指气血运行和畅,实际意思是指躯体活动正常;" 志意和 " 可以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 寒温和 " 指人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实际是指人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简而言之,健康就是一种人体和谐的状态:天人和、精神和、气血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标准定为 "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而中医学将健康理解为躯体、精神及适应自然环境(实际包括社会环境)的和谐状态。两者相比,一个 " 和 " 字,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精髓和最高智慧,意味深长,足以证明中国医学家的哲学智慧。
中医学的 " 中和 " 思想,不但可以充分借鉴古人智慧以化解现代社会发展中由 " 二元对立 " 思想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危机,而且可以深入理解中医思维,把握中医真髓,提高中医实践水平,从而为破解现代医学面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新型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难题、矫正对抗治疗与过度治疗思路与技术的弊端、纠正医疗关系认识错位及缓和医患矛盾等提供有益帮助。
与其说中医学是治病的学问,不如说是治人的学问
正因为中医学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基因,因此,它与西方医学就有很大不同。在我看来,其中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与其说中医学是治病的学问,不如说是治人的学问,是通过治人达到治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记载:"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 人者,天地之镇也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当前,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尚有许多疾病还缺少理想的根除办法,但是中医药扶助保护人的正气,通过正气抵御疾病,不失为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良好对策,也充分体现了 " 以人为本 " 的医学理念。清代医著《医学源流论》把保护元气视为 " 医家第一活人要义 "," 若元气不伤,病虽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 "," 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 " 。所以临床治病不忘处处顾护正气,尤其是对于急危重症,主张 " 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机 "。
就拿新冠肺炎来说,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袭肺。其特点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清代医著《温疫论》也说:" 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 "。文献提示,疫病是由感受疫疠瘴气,从鼻吸入由呼吸道传染的急性传染病。
医学研究认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的病毒感染,目前还缺乏十分有效的对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但无论是预防或者治疗,努力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通过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抵御邪毒,是防控疫毒的关键。而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最重要的是养护好中医所认为的 " 正气 "。《黄帝内经》提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意思是,疫毒之所以侵犯人体主要由于 " 正气虚 ",反之 " 正气不虚 ",疫毒就不能侵入,即使得病往往症状比较轻,预后好,痊愈快。对于机体来说," 正气 " 集中体现在人的抗病能力。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一种生化和制约并存的自稳调节机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修复、自我防御四大功能,人体依靠这些自稳调节功能维系着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并具备抵御致病因素的侵犯。
通过提升人体免疫力来治病,避免了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种以治人来达到治病目的的做法,体现了系统观念,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中医历代有关瘟疫的文献记载了大量的治疗疫病的宝贵经验,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实践证明,中医药 " 扶正祛邪,清瘟排毒 " 的方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通过中西医结合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中国医药学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治未病 " 是 " 最上之道 ",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中医药文化中还有一个具有独创价值的思想,即 " 治未病 ",在其背后体现的是忧患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就是从人类生存的实际情况出发,预测对于未来事物的发展可能给自身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自醒和警觉,并力求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或减少这种负面影响的发生,消除可能产生的不良情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意识的记载甚多。如《周易 · 系辞传》说:"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从社会发展的本质看,忧患意识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包括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人类自身,都可能产生忧患情绪。
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人对于自身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也充满着忧患意识。《黄帝内经》提出: "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治未病 " 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此也说明在中国古代治国、治人理无二致。
" 治未病 " 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近,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已占总病死数的 61%,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整个人群的 60%左右,严重影响了国人的健康水平。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已经成为改善大众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负担的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医疗的进步无法遏制新生疾病不断诞生的势头,医源性疾病逐渐增多;生态环境与医学的矛盾突出;老龄化社会使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医疗费用大幅增加,社会负担加重,对医疗提出新课题。 21 世纪医学正经历重大变革,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检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 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 人类对医学核心价值的深刻反思,将导致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样的调整与转变,必然引发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创新与革命。要解决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调整: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 " 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 ",转向 " 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 ";只有以 "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 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的医学。
在上述医学所面临的 " 忧患 " 情势下,中医学 " 治未病 " 思想的学术意义更加显现出来,这就是在当前大力倡导中医 " 治未病 " 医学模式的现实意义。中医 " 治未病 " 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当人体处于 " 未病 " 状态下就应该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保养生命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大凡人的生命状态可以分为 " 未病 "" 欲起之病 "" 已病 " 三种,即健康人、欲病之人(亚健康人)、患病人;医学也可以分为三等," 上医 " 的职能是做好养生维护生命的健康;" 中医 " 的职能是早期干预以防发病;" 下医 " 的职能是治疗疾病。这里把 " 治未病 " 的医生作为上等的医生。诚如《证治心传》所说:" 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 治未病 " 是 " 最上之道 ",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时下人们热衷养生保健,而养生的实质就是尊重生命,养护身体,达到抵御疾病,臻于寿域。我们每个人应该把养生理念内化为一种 " 善待生命 " 的价值需要,并外化为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养生就是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健康长寿就自然而然地不期而遇。
上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曾说:"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中华民族既接纳了西医,又保存并发展了中医,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中医药与西医药确实是不同的体系,但并非相互隔绝、不可通约,而是能够相互借鉴、彼此激荡。有理由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推进,中医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赢得世界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最终成为一种 " 通用语言 ",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思想者小传】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国际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黄帝内经》文化价值和临床运用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临床研究。代表作《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黄帝内经临证发微》《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杏林散叶—王庆其医论医案集》等。(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上观新闻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王庆其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镇江0511之家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