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镇江0511之家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战场的这位文艺兵,脱下戎装转业成干部,却甘愿到青海这个秘密基地当工 ...

[复制链接]

295

主题

295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3 02: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令哈路 193 号,是西宁市一个特殊的小区,小区门口宣传栏里的 " 蘑菇云 " 照片透露着不凡,这里居住的是曾经为共和国挥洒过青春、智慧和汗水的老一代核事业开拓者。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共中央在青海金银滩组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221 基地 ",内称 "221 厂 "。上万名莘莘学子和精工巧匠汇聚于此,隐姓埋名,艰苦创业,终于使得我国首颗原子弹和氢弹爆发出震撼世界的巨响,筑牢了国防盾牌。
1987 年 "221 厂 " 撤销,3 万核工业人功成身退,其中有 500 多户 "211 厂人 " 住进了德令哈路 193 号 221 小区。其中有这位青年。


一张 60 年前的黑白照片里,一位英俊的年轻人站在荒滩上吹着小号,他所在的位置是青海金银滩,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年轻人的名字叫刘福春。作为朝鲜战场的文艺兵,虽然来到 221 基地以后做了工人,刘福春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长爱好。
" 他用脸盆、碗、碟,牙缸来当乐器,演奏出美妙的旋律,不亚于一场交响音乐会。" 在退休教师刘艳秋的笔下,父亲刘福春是个乐天派,即便上世纪 50 年代末身处条件艰苦的金银滩草原,刘福春不但能自己很快调整心态,也乐于为 221 基地的其他建设者们加油鼓劲。


1950 年,18 岁的刘福春报名第一批志愿军部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签订停战协议后,刘福春,脱下戎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队伍中,他转业在辽宁本溪钢厂成为一名人事科干部。
1959 年,得知北京二机部正在挑选国防核工业人才后,退伍 6 年的刘福春主动报了名。培训半年后,和大批科研人员、技术工人一样,刘福春放弃了在城市中相对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踏上了西行的火车奔赴 221 基地。
彼时,221 厂仍在建厂初期,生活艰苦常人难以想象。初到金银滩草原的建设者们住在帐篷里,每当有狼来时,他们要一起用棒子敲击脸盆吓走狼群。而同一个脸盆除了洗脸,还要用来洗脚、洗衣服、烧饭……
高原气候多变,霜冻期长,时常风雪冰雹,时有飞沙走石。即使是夏天,夜晚温度也极低。作为来到 221 的新职工,刘富春领到了厂里发的保暖三大件:一件蓝色棉大衣、一顶带耳罩的蓝色帽子和一条牦牛毛的毛毡。
进入 221 基地后,刘福春主动申请从干部转为工人,在三分厂 303 车间从事机械加工工作。他深知每个岗位都责任重大,若有一丝的粗心大意都会给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他对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时时告诫自己和徒弟:加工的每个零部件都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上的一个 " 兵 ",要发挥巨大威力。
" 经过他加工的零部件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 提起父亲当年的工作,刘艳秋的语气中透着骄傲。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王倩 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镇江0511之家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